奥运精神生动的民间注脚
对于中国奥运代表团来说,8月12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一天。这一天,中国运动员没有收获任何一枚金牌,奥运之旅就此画上句号。38块金牌,迎来“谱写了我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篇章”的赞扬。不过,距伦敦1万多公里外的中国贵州,20个来自大山深处的乡村少年觉得这一天无与伦比——尽管他们只是穿上了阿迪达斯牌的球鞋和球衣,受邀在县城中学的人工草坪上踢了一场足球而已。一次公益活动邀请他们来到这里,同样获得邀请的,还有几位国足球员。在当天留下的照片中,这些少年身穿白色球衣,站成一排,气宇轩昂地把一只脚踩在足球上。一个小男孩还大胆地伸出右脚,试图抢走一位球星的球。那一年,人们常爱说的一句话是,“奥运会办到了家门口”,可是这个“家门口”离棉席小学的孩子还是太远了。当志愿者问他们“知不知道奥运会”时,一些孩子摇了摇头。
志愿者还发现,五星红旗每天都会在奥运赛场升起好几次的日子里,这所村小的旗杆上挂的却是一面三分之一大小、破破烂烂的红旗。对于这些小学生来说,抽象又遥远、承载国家希望和历史重任的奥运会,远不如眼前这些圆滚滚的大球小球有吸引力。他们尖叫着接过体育器材,在最短的时间里颇具创造性地布置出一块乒乓球场地。如今,视频中一起踢球的男孩子大多已经小学毕业,但他们“依然热爱足球”。尽管他们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,课间时只能把足球抱在怀里,偶尔在回家的路上踢上两脚。对他们来说,发生在奥运赛场上那些遥远的好消息,远不如一块平整的草皮来得更为实际。在繁华的城市之外,还有很多片这样贫瘠的土地,以及土地上热情奔跑的少年。当我们解释奥运精神的时候,没有谁是比他们更为生动的民间注脚(图\文)。